“不完美”的课件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很多教师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开展课堂教学,而且无论是说课还是评课活动,是否有优美的课件相辅助成了能否被评优的一项硬指标,教师能制作课件也就成了一项基本要求。随着制作技术的逐渐提高,教师所制作课件越来越完美,无论是美工还是音效,无论是教学结构还是细节设计,无不纤毫毕现,完整详细,然而,这已经走进了课件的误区。
真正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课件不要求太“完美”。
这里所说不“完美”指的是不要在课件中完整地表现整节课的教学内容,不要有头有尾把整个教学过程都收集到课件中,成了电子版的教案。
课件在课堂教学中起什么作用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在学习制作课件前必须要明确的。课件,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而不是课堂中的装饰品或是教师讲课的替代品。
课件在课堂中应该是解疑难,答困惑,画龙点睛,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那些更不容易理解的内容。比如对于平原地区的学生没有接触过沙漠,《向沙漠进军》中的一些内容光凭教材中文字描述,教师口中不厌其烦解说,也不会有太大效果,那么这时教师可以借助一段有关沙漠的视频素材向学生直观展示沙漠,这段独立的视频就是一个完整的课件。再比如一些理化知识,或者是肉眼不能看到,或者是试验过程太危险,不适宜课堂动手操作,针对这一具体教学要求收集相关素材,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演示,而其他教学完全能够通过讲解或是动手操作就可以理解掌握的内容就不必使用课件演示。
提倡“不完美”的课件,是为了使教师从对课件制作的误区中解脱出来,使多媒体辅助教学更轻松,更加实用,也更充满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