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引路 兴趣搭桥
【关键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低段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早在 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指明:“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这句话与半年后小平同志又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宏伟目标一起,构成了中国现代化教育的战略走向。
六、七岁的儿童刚刚跨入学校的大门,对一切都存在着好奇心和新鲜感。从心理特点看,他们渴望学习知识,但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很明显,极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从年龄特点看,因年龄尚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则心不在焉。可见,兴趣对低年级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学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边活动的过程。所以我认为教师只有在认识儿童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并通过儿童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去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爱学、会学、主动的学,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这一特点是与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小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动机来源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高,则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效果也越好。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起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对其一生怎样看待信息技术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精心组织教材 ,诱发学生兴趣。
低年级计算机教学不同于中高年级的计算机教学。低段学生尚处于知识的萌芽状态,整个大脑的发育处于启蒙阶段,同时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应该以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可以多采用辅助教学软件和益智教学游戏等,这样做,不仅符合儿童阶段的认知结构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赋予的新知识,并且易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其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例如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画画教学,就可以不用 windowns自带的画图板,因为画图板这一块内容在以后的教学中会详细讲到,我们就可以采用金山画王辅助教学,用软件中自带的图库拼合成一张图画,不仅操作简便,而且软件中还有语音提示、背景音乐,再加上图库中的图片都是一些卡通形象,所以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