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新弹出登录窗口

登录关闭

谈新时期校长应具备的能力

校长的身份非常复杂。首先,他是一个教育者,必须拥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和素质,能够顺畅地融入学校大家庭之中。其次,他应是一个学者,要有渊博的学术研究和教育理论水平,能够对教育发展做出科学预见和规划。他还应是一个领导者,应当具备领导的能力和风范,能够有效整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从容应对各方面的挑战。所以,对于这个综合性角色,只有使之同时具备了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长现代化,并为教育的现代化打下基础。那么,肩负着基础教育重任的校长,究竟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呢?

 

一、学习科研能力。

 

广博的知识是校长成为教育行家和取得事业成功的基础条件。在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校长所处的学校环境日新月异,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点、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现代教育要求校长不断学习,广泛涉猎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是教育理论的学习和信息网络的使用。要求校长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从思想、观念、学识和技能等方面,努力适应时代变革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成为全校师生员工业务上努力学习的榜样。校长要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理论素养的提高。如果忽视教育理论素养,校长终生的经验也难以达到教育理论所要求的高度,做好教育工作就成了一句空话。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学校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学校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把握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从而高瞻远瞩地把握教育的方向和目标。教育理论素养从何而来?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对于科研,中小学虽然没有担负明确的任务,但作为一位现代意义上的校长,仍然有必要对教育理论、对专业教学、对学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作深层次的探究。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的结合,是现代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科研兴校”是学校管理的方向。校长应努力成为科研型校长,通过教育科研,使学校管理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使自己成为熟悉现代学校管理的教育管理专家。

 

二、管理决策能力。

 

任何一所学校,在办学目标确定、发展规划制定、干部选拔任用、教育教学问题处理、校产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都离不开校长的管理和决策。校长作为学校的决策者、领导者和指挥者,如果能做到管理科学、决策果断,就能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相反,如果优柔寡断,就会贻误良机。现代校长的管理决策能力要求体现在实践中,就是要具有战略眼光,能高瞻远瞩,善于展望未来,并把现实放到未来的发展中去考虑。要具有灵活敏捷的思维,能明辨是非,善于排除干扰,在纷繁芜杂的信息面前及时做出科学决断。要具有冷静的头脑,能举重若轻,善于创造条件、等待时机,以虚怀若谷的豁达态度,从容应对遇到的一切困难和问题。要做到这一点,现代校长就必须吃透上级指示精神,深入实际,全面掌握客观情况,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把群众智慧集中起来。同时,还需要从上情与下情的结合中突出管理决策的创造性,从现实与未来的结合中讲求管理决策的突破性,从外因与内因的结合中拓宽管理决策的开放性。

 

三、改革创新能力。

 

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一所学校,只有不断改革,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学校发展才有希望。要改革,校长就要有战略头脑,有创新精神,敢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勇于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能够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学校教育的发展作积极的探索。只有这样,校长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牢牢把握形势,在不断变化中抓住机遇,使学校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动。校长要开创学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就必须摆脱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和传统教育思想束缚,大胆地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改革,成为改革型的校长。在办学模式方面,要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变培养“知识型”人才为培养“德能型”人才;在学校管理方面,要变家长式为民主型、服务型,等等。校长还要以自己的远见卓识提出独到而新颖的办学思想,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变革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现实教育存在的弊端,以本校的办学优势,设计改革实验方案,进行探索性的教育实践。总之,校长要树立全面的高标准的质量观、创造型的人才观以及科学的师生观和经济观,不断追求卓越,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体现学校特色。

 

四、关系协调能力。

 

校长是学校全部工作和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不但需要处理好学校内部各部门、各方面的关系,而且还要处理好学校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处理好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关系。要充分调动和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充分发挥职工的整体功能。引导大家团结一心、目标一致、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使全校凝聚成一种合力,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学校是一个充满人际关系的场所,社会上的种种关系在这里都能得到反映。教师行为的规范和积极性的调动,需要校长凭借行政和政策法规等手段解决。师生之间、教职员工之间以及校园师生与学校组织之间的各种认识分歧、工作纠纷和利益冲突,需要校长因势利导地调节。工作和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需要校长用自己的协调能力和真诚个性来维系。校长要想在关系协调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放下架子,不独断专行,努力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使学校师生都处在安定、祥和的教学环境中。同时,还要不断创新协调方法、学习协调艺术,通过关怀、激励、劝说、疏导、诱发,使自己和师生员工之间实现心灵的完美沟通,产生特殊的教育效应。

 

五、心理调控能力。

 

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校长积极进取的动力源泉。学校能否办出特色,形成独特的风格,与校长的个性心理密切相关。学校工作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校长意志品质的一次重大考验。特别是在当前教育改革新时期,校长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以应对随时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特别要有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有不畏艰难和承受挫折的意志,有果断处事的魄力和沉着冷静的气质。

 

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神圣使命。在全社会对教育的高度关注下.他们承受着相当大的心理压力。校长是多种角色的综合体,各种角色有各自的行为规范,而有些角色规范又是相抵触的,使校长面临着严重的角色冲突。在强大的心理压力和激烈的角色冲突面前,校长表现如何,是长吁短叹、一筹莫展,还是积极调适、努力排遣,这便成为辨识现代校长的一个重要标志。



热门观点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