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新弹出登录窗口

登录关闭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但在中小学生当中,却出现了“喜欢玩电脑,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现象。因此,改变这一局面,真正发挥信息技术课的作用,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成了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本人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作了一点探讨。 

关键词:信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

21世纪人类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能力已成为人才在信息社会中得以生存竞争的基本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课已经定为学生的必修课。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一些流行软件、网络游戏、QQ游戏等对中小学生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几乎找不到不喜欢玩电脑的学生,但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学生却为数不多。“学生喜欢玩电脑,但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却成了普遍现象。我们应究其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变这一局面,真正发挥信息技术课的作用,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信息技术课虽然已定为必修课,但不在考试的范围内,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依然围绕着考试在转,而信息技术课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除了用电脑来玩玩游戏、聊聊天之外,根本就不知道学电脑用来做些什么的。因此,在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着“会玩电脑,但不会用电脑”的现象。要让学生明确,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本能力之一。学生的学习不仅为了考试,还要培养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

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利用成功体验,激励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一)精心设计学习目标,激发学生成功的欲望

要让学生渴望成功,一定要精心设计好学习目标。首先,学习目标要切合学生实际不能过高或过低。过高,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过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目标要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实”。其次,学习目标要清晰。清晰的学习目标才能指引学生踏踏实实地去努力,不至于半途而废,由此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另外学习目标的形式要新颖。新颖的东西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在一种愉悦的心情下进行学习。比如在学习了“发送电子邮件”的课堂内容之后,让学生进行上机练习。如果只让学生自由地试着发送一个到教师设定的作业邮箱,许多学生会毫无目的胡乱写一两个句子就发送交差。还不如让学生相互索要邮箱地址,给对方发一句祝福的话,或是赞美对方的话,或一个谜语。如在节日前,还可以发一张贺卡。

(二)多多表扬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表扬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是各科教学为了激励学生学习兴的常用方法。这种激励方法对于信息技教学更为重要。信息技术知识抽象,操作要求严格,初学者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犯很多错误。教师往往在学生多次尝试仍未成功时(这还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方法有关),容易变得急躁,大声斥责学生的事情屡屡发生。使学生对成功的渴望,变成对失败的恐惧;以至于越来越胆小,越来越害怕上信息技术课,学习效果越来越差。如果在学生多次尝试仍未成功时,教师淡化学生的错误,耐心地指导学生克服困难,同时尽力发现他的闪光点,及时多给表扬肯定,哪怕这困难是微不足道的,往往能把学生刚刚产生的畏难情绪,立即转化为克服困难后的喜悦心情,形成个体的成功体验,从而大大激励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显然带来了截然相反的结果。比如,在信息技术的键盘操作教学中,要求学生熟记各字母键的位置。这对于学生来说既枯燥又有困难的事,总有许多同学不能达到要求。有一次我在课堂上故意以惊讶的口气对完成了的那两、三个同学大加表扬,同时口头鼓励那些已能大致记住的同学,说他们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能全部记熟就更了不起。再过一段时间对学生进行检查,我惊喜地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记熟各字母键的位置了。

(三)坚持以用促学,获得成功的体验

心理学认为: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如果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自己处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事情,从现实的成功中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和快乐,必将会更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学习指法时,我让他们输入正在学习的英语课文、英语歌词。学习Word文字编辑时,我让他们在计算机上制作课程表,写作文,办个人小报。然后让他们自己打印出来。作文交给语文老师,课程表贴在文具盒里用,小报张贴在班级橱窗栏。学会互联网上查询之后,还为班上的班会、墙报等等各种活动收集资料。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样一个场面:一个学生将他制作的课表打印出来,拿给我看,他整个是一副手舞足蹈的兴奋样子。另外在信息技术兴趣活动班学习了Windows的“画图”与Word的“自己动手做贺卡”后,我也给了学生一个学以致用的机会——制作一张圣诞卡或贺年,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出来。每一个同学都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制作出了自己满意的贺年卡。通过成功地完成这些把学习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的操作,他们感到自己已经成为计算机的主人了。他们要学好这门课的信心更强了,学习效果也非常好。

(四)尽情创作,享受学习的成功

通过成功的创作来激发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必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而计算机为创作提供了许多方便。初中学生能够很容易地在计算机学习中体会到创作的快乐,而由此所激发出的兴趣是不可想象的。在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内容是制作“动态效果”。在教完书上这节内容后,我启发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能力,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自由创作。于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或集体的努力编制出许多有趣的内容。下次上课时,我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同学们看着屏幕一幅幅有趣的画面,欣赏着、讨论着,时而赞叹、时而嬉笑,还不时地进行评价。不少学生都沉浸在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中,他们对信息技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五)注意适当奖励,强化成功的体验

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奖励,获奖的事情往往令我们终身难忘。利用奖励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成功的体验,这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进一步肯定。把这种成功感牢牢地映入心里,对学生今后长期的学习必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但在奖励时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奖励的范围要尽量宽。每份奖品可以少一点,奖的人却要多一点,甚至可以对全班同学设定学习目标,进行奖励。其中,要注意多给后进生获奖的机会,而降低奖励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如设进步奖,以小组为奖励单位等)。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有利于营造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第二,在学习的不同内容上设奖,让学生的各方面的特长都能得到展示,也给了更多的学生有获得奖励的机会。第三,奖励的方式多样。作为信息技课,可以把奖品与学习相联系。比如奖励制作贺卡做得好的同学,可将贺卡打印出来;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优秀的学生多给时间在课后到电脑室上机;全班同学提前完成了学习任务后,我就集体奖励玩一节课的游戏。

总之,计算机学科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操作为核心,创造性的设计教学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成为一种自主自愿的活动。

 



热门观点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