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要关注教师的感受
校长作为学校的决策者、管理者、组织者,要办好学校必须依*教师。如果校长赢得了全体教师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就赢得了一所学校。那么,什么样的校长能一呼百应又令人心悦诚服?什么样的校长能发挥教师的才智并激发其潜能?什么样的校长能让教师敬业奉献并乐此不疲?苦苦思索,一直未果。直至读到了这么一则故事:
有一次,松下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一行六个人都点了牛排。等六个人都吃完主餐,松下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他还特别强调:“不要找经理,找主厨。”助理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想一会儿的场面可能会很尴尬。
主厨来时很紧张,因为他知道这客人来头很大。“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主厨局促地问。“烹调牛排,对你已不成问题。”松下平静地说,“但是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于厨艺,牛排真的很好吃,但我已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
主厨与其他的五位用餐者困惑得面面相觑,大家过了好一会儿才明白怎么一回事。松下补充道:“我想当面和你谈,是因为我担心你看到吃了一半的牛排送回厨房,心里会难过。我关注的是对方的感受。”
如果你是那位主厨,听到松下先生的说明会有什么感受?是不是觉得备受尊重,甚至十分激动?如果你是一旁的客人,是否更佩服松下的人格并更喜欢与他合作。
人是各项工作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企盼被他人理解、认同、信赖,是人的天性。换句话说,尊重他人和被人尊重都是人性之需要。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校长与教师之间只有彼此体谅、相互尊重,才能激发教师无穷的工作积极性和驱动力。
如果有人问:“你愿意关注教师吗?”相信有百分之百的校长会做出肯定的回答。然而,愿意关注是一回事,会不会关注又是一回事。尊重人不仅仅取决于主观愿望,它更是一种艺术,一门学问。那么,就让我们像松下先生那样,从关注对方的感受开始。
“关注对方的感受”其实就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学校的管理具有感染、传递、迁移的特点。校长有了对教师的关注,才有我们民主而又富有创意的教学,才有智慧和关爱的撞击。许多时候,校长的管理风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教师的行为又有意无意地效仿着校长,从许多教师对孩子的言行中可以找到校长管理的影子,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强权衍生体罚,专制教会粗暴。只有关爱和理解,才能给校园各个角落播下民主的种子。校长关注教师的感受,这种人文的关照就能内化为教师的人格,转化为教师的信念,美化着教师的言行,换来他们的精诚合作,同甘共苦。
“关注对方的感受”就是要关注教师工作中的困惑。忙碌中,教师身体和心理承受着不小的压力。面对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不知所措的茫然,教师苦口婆心学生却依然故我的无奈,披星戴月成绩平平的苦恼,职称评定屡屡受挫的沮丧……凡此种种,校长你洞察几分,这样的无奈校长关注几许?校长不应该是冷冷的旁观者,而应该是个热心的指导者,不应该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而应该置身其中真诚相助。带教师一起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共同感受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事业的那份真挚与智慧;跟教师一起聆听于漪的教学报告,体会她对教育的执着不悔;和教师一起学习孟繁华的《赏识你的学生》,重新审视我们的职业态度和教育情怀。如此,帮助教师消除困惑,摆脱困境,教师会以积极、感恩的心态去工作、生活。
“关注对方的感受”就是要关注教师生活中的困难。校长不要总把目光盯着教师教学的考分高低,也应该问问教师的身体状况,关心教师的生活状态。有所学校发生过这样的尴尬:一名教师,平时任劳任怨,关爱学生,潜心教学,一周教近20节课也无怨无悔。就是这么一位爱岗敬业的好教师却因校长一句话,极度生气,以至失态与校长发生争吵。事情是这样的,学校组织教师基本功竞赛,该教师接到电话,知道自己的外婆病危,要求请假。校长说:“外婆身体不好跟你没多大关系,你妈妈去就行了。”该教师立刻泪眼模糊,与校长吵起来。我们的校长大人,怎么理解该教师与外婆的浓浓亲情,怎能领会该教师心急如焚的感受?我们的管理是否也应该富有一点人情味,多一种彼此心灵相通的感觉,多一份设身处地的体贴。
“关注对方的感受”就是要体谅教师的失误。教师首先是人,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和失误。校长应有宽容的胸襟,允许教师犯错,校长应有智慧的头脑,帮助教师纠错。当一个毛头小伙偶然冲动体罚学生,先别急着批评,想想年轻气盛的我曾经也有这样的鲁莽,以长辈的慈爱告诉他怎样处理更令人信服;当一个勤奋耕耘的教师固守教条,先别迁怒她的死板,给她复印几份生动的案例去学习,再给他展示你鲜活的课堂一同来剖析感悟,明白怎样教学更有效;当教师和家长发生了冲突,先别简单地怪罪老师,弄清事情来龙去脉,帮助她一道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在一次次的体谅中,教师的心理暖暖的,工作的干劲也就鼓得足足的。
“关注对方的感受”就是要倾听教师的声音。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如果有人问我,怎样才能以一个简单的公式概括我的教育之本质,我就这样回答----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校长不能拥有话语霸权,学校的决策、规定、制度要征求大家的意见,善于听取教师的合理化建议。校长要听得反对意见,允许教师说“不”。要学会心理置换,站在教师的角度来思考和审视。校长要经常找教师个别谈心交流,更多的应该置身教师的办公室,同教师随意聊聊,因为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更能了解教师真实的想法和真正的需求。在倾听中跟教师商量,在商量中出谋划策,在策划中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诚然,“关注对方的感受”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当你真正倾心关注时,那便是一个感情的连通器,进的是温暖的甘泉,淌出来的是不竭的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