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请多走出你的办公室
随着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改善,不少校长也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室----校长室。平时不打招呼去学校随机调研,笔者经常是在校长室里才见到校长。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引起我的注意和思考。
“校长既然是学校这个教育机构的首脑,所以学校事业及办学精神全交由校长掌握。”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曾谆谆告诫广大中小学校长,“他的工作不是光悠然坐在校长室的椅子上,而是要将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的力量聚合在一起,首先决定前进的方向。否则,所有的努力结果将化为乌有,或者学校分崩离析。”在新形势下,校长久坐办公室,弊端很多,突出的有三点:
首先,易使腿脚变懒。身为一校之长,在校长室中接待来人不可避免,处理一些日常事务也是职责所在。如果没有以上非做不可的事情,在没有多少课务的情况下(现实中,校长进课堂上课已是难得的风景),校长独处一室,由于来自校内的监督甚少甚微,吹吹空调,喝喝茶水,上上网,看看报……久而久之,很容易让校长思想松懈,进取意识淡薄,工作激情消退。越不动就越怕动、越怕动就越不想动的腿脚,就这样日复一日地束缚住了校长的身躯,禁锢住了校长的思维,隔断了外面的七彩校园。
其次,易使决策失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决策就很容易失误。校长久居室内,由于决策前调查研究的少,交流论证的少,尤其缺少作为学校发展主力军的广大教师的声音,多是自己想当然的一厢情愿和闭门造车,贸然拍脑袋,定决策,必然会花费精力、浪费财力。
再其次,易成“孤家寡人”。“校长应该记住,他是全校的核心和支柱……他应该以精神生活纯洁、对人厚道、履行职责、孜孜不倦和精力充沛来保持自己的威望;他还应该细心观察全体同仁、学校教师是否服从他的领导……校长应该像太阳把太空照得四面通明一样,每天都要照亮所有学生的心。”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如是说。
校长久坐办公室,不进课堂,不转校园,不到师生中去,就不知他们在干什么、想什么,就不知他们的甘苦和冷暖,更难以走进他们的心灵,听到他们的肺腑之言。校长室捆住了校长的腿脚,蒙住了校长的眼睛,堵塞了校长的双耳,筑起了沟通的壁垒,势必降低校长的威望,让校长成为“孤家寡人”。
如果校长没有了勤奋之心,没有了科学发展之策,没有了心心相印之师,他怎能履行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的重要职责?怎能担当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重要任务?为此,笔者真诚地呼吁广大中小学校长:请多走出你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