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新弹出登录窗口

登录关闭

谁才是学校真正的主人

假设,在一所学校里,每位学生、教师和家长都来做学校的主人,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的事务中来,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那么,这所学校又怎能不成为一所人民满意的学校—— 
 

我们天天在学校工作,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谁才是学校真正的主人?

?教师?学生?抑或是上级领导?

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依阿华大学的研究者、著名心理学家勒温和他的同事利皮特、怀特做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民主和专制下团体的气氛和领导风格研究。实验选择了30名10岁和11岁的孩子,组成两个面具制造实验俱乐部,由成年人担任各俱乐部领导人,分别扮演民主和专制的领导。实验进行到两个星期后,两组成员互换,继续实验。结果显示,专制型团队中成员的攻击性言行显著,而民主型团队中成员彼此友好相处;专制型团队中成员表现对领导服从或引人注目的行为多,而民主型团队中以工作为中心接触多;专制型团队中成员多以自我为中心,而民主型团队中“我”字使用频率低,注重“我们”的体验;当实验导入挫折时,民主型团队成员团结一致试图解决问题,而专制型团队则彼此推卸责任或进行人身攻击;领导不在场时,民主型团队成员仍能继续工作,而专制型团队成员则工作动机大大降低;民主型团队成员对团体活动的满意程度和满足感比专制型团队高;同一成员在民主型团队内攻击性言行少,而调到专制型团队内,攻击性言行明显增加。实验结果表明,民主式的领导方式优于专制式。

民主管理是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内涵。它尊重个性,弘扬人性,满足师生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需要,使学校中的每一个人享有当家做主的权利;它使人人都能有效参与学校事务,从而集思广益,提高管理的质量和科学化水平;它体现了人与人的平等合作关系,增强了师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

学校民主管理是手段,更是一种崇高的目的。在民主中学会民主,是当代人的一堂必修课。只有具有浓郁民主传统的学校,才有利于培养出一个个人格健全、形象趋于完美的学生个体,才有利于促进社会民主化的发展。

然而,实际中我们却常常发现,在学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维护师生、家长民主权利的制度保障尚有许多空白;民主的概念在学校的成文制度或领导讲话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但是落实却不到位;师生、家长在参与学校管活动中,往往一方面抱怨自己的民主权利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当面临需要为维护自身民主权益而采取行动时,又常常采取暧昧的或者是放弃的态度。

那么如何建设一所民主的学校呢?

建设民主的学校,需要让学生、和家长拥有充分的权利,在校内过上自尊自主的有尊严的人文生活,激发他们的原创力,使人性得到更充分的展现与发展,这样他们才会真正去履行义务。

建设民主的学校,需要坚定不移地将民主贯彻渗透到学校管理过程的始终,融入到学校学习生活之中,让民主精神的培养,民主习惯的养成,民主能力的提升成为学校教的重要任务,让民主文化通过学校融入到民族的肌体和血液之中。

建设民主的学校,需要建立起一整套规范性的民主管理制度,以此构建起理性规范的人际合作关系,合法可行的程序,亲和可敬的正义,有效节制的行政权力。现代文明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制度文明,要保证学生、教师和家长对学校事务的参与,就要通过建章立制来消除人们参与的各种顾虑,让人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参与学校管理事务是被鼓励的。

建设民主的学校,需要管理具有民主管理的理念、能力和智慧。要做一个民主制度真正的推行者,相信人人具有参政议政的能力;从学校民主管理的实际出发,建设学校民主管理组织,建构学校民主管理机制,拓展、创新民主参与形式,开发民主课程体系,建设民主的班级、民主的,开展系列民主管理活动,使师生、家长尽快地在民主中学会做主,学会做自己的主人,学会做学校的主人。

假设,在一所学校里,每位学生、和家长都来做学校的主人,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的事务中来,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那么,这所学校又怎能不成为一所人民满意的学校?!

 



热门观点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