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价值构建
点击数:1200 次    发布时间:2014/8/07 9:10:00

各位老师、校长、专家:

大家好!

大家上午好!感谢应邀参加全国校园通大会做演讲,很高兴认识大家并和大家做交流,我围绕互联网教育价值构建谈一些观点,共同探讨富有现代教育特性和信息化教育意义的命题。

什么是互联网教育?我所理解的互联网教育,以实现和发展人的生命、生存、生活,构建人类共生价值和国家核心价值为目标,应用互联网思维重塑教育模式、内容、工具、方法和体系的过程。也就是在认识教育本质的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思维,发展现代教育的过程。互联网使圆的地球变成平的世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行为、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教育信息化经历远程教育、在线教育、互联网教育三个阶段,使教育由线下走向线上,不仅打破了教育时间、地域的限制,而且使得教学内容向多媒体化互动化发展,并推动了教育教学资源更加高效配置。特别是MOOC课堂的崛起,有道云课堂、YY教育等的出现,更说明互联网的模式和思维正在深刻影响着教育思维、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人们对互联网教育的需求和互联网所提供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运动不断推动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互联网教育价值构建是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核心命题。

坚守互联网教育的人本价值。互联网教育必须坚守以人为目的,而不是以人为手段的价值取向。应在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运用互联网教育手段,发展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实现人的价值,引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运用互联网教育重塑教育的“传知授业”的实用价值、“教真育爱”的根本价值和“使人幸福”的终极价值。运用互联网教育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使受教育者认知生命价值,增长生存智慧,培养生活信仰,实现人生幸福。中国三生教育网、中国三生教育电视网、北京校园之星等在做这方面的探索。应坚守互联网教育人本价值观,把三生教育融入互联网教育内容、方法、过程和评价之中,构建自由、平等、公正、诚信、竞争、法治、幸福的人类共生价值,使互联网教育在培养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大爱情怀、创造能力、社会责任、幸福生活的代代新人中发挥其价值功能。

建构教育互联网的工具价值。对师生来说,互联网是工具,不是玩具,是智慧的载体和传播手段,而不是智慧本身。要充分运用互联网这一现代科技信息化手段和载体,促进个性化教育、终身化教育,推进自主化学习、扁平化学习和合作化学习,实现教育目标和学习目的。
1)对各级政府和各类学校来说,转变教育观念,增强互联网教育的现代教育意识,迎接互联网教育的挑战,肩负互联网教育的使命,加强教育互联网建设,规划、投入、调控、发展校园网和教育互联网。
2)对学习者特别是老师和学生来说,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学习和把握互联网教育的工具性知识和能力,培养互联网思维,养成教育互联网的习惯,做好身份认证,学号切入,伴随终身;个性化、理性化选择学习平台和学习内容,按需学习;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进行沉浸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提高学习的能力和价值。
3)对于互联网教育机构来说,要构建互联网教育产业链,包括课程内容建设、平台资源整合、工具产品提供、技术设备提供、行业评估监管等五个方面。要不断进行技术革新,遵循统一的学号标准,为学习者提供终身学习的保障和安全;个性化推荐教育资源,学习内容完整,知识结构优化,表现形式丰富;为学习者提供合作、探究、批判、反馈的条件。

消除互联网教育的负向价值。在发展互联网教育的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是互联网负向价值对青少年的影响,如:虚假信息、网络欺诈、病毒与恶意软件、色情与暴力、网瘾、数据丢失、网络爆红、炒作隐私、黑客攻击、人肉搜索等。家长和老师要正确指导孩子和学生进入互联网学习,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互联网理性意识,不但增强自由选择互联网学习的能力,更要承担选择的责任。学校和互联网教育提供机构要坚持互联网教育人本价值,提供富有真理性、科学性、道德性的学习资源和高效便捷的学习服务条件,加强电子出版和网络传播的监控,适时反馈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及时消除网络负面影响,使互联网教育在健康文明的轨道上运行。

我从互联网教育的意义、互联网教育的人本价值构建、教育互联网工具价值建设和消除互联网教育负向价值四个方面谈了互联网教育价值构建问题,请大家批评斧正。

谢谢!

罗崇敏 2014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