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新弹出登录窗口

登录关闭

陈立群校长破解教师管理之难

5月11日至12日,我有幸以嘉宾校长的身份,出席了“2013年中国长三角第八届校长高峰论坛”,11日下午的论坛主题为“校长的专业智慧——破解学校管理之难”。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天津等地的300多名中小学校长、著名教育学者和专家代表参加了论坛。下面就这一主题,结合我在论坛上的发言,谈谈我的粗浅看法。
一、教师管理难在何处 我从1985年开始担任高中校长,一路走来,感到校长的“硬实力”越来越弱,教师管理越来越难,具体难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门槛”过低,流动性较弱。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需要揣摩学生的心理,是有相当高的心智水平要求的。教育是心智碰撞的生命运动,绝不是在本学科领域内能够比学生多做出几道题就可以上讲台的。在欧美、日本,每10个人申请教师资格,最多只有2—3人能够获得。我们的师范院校招生都是以一个高考分为准,没有考虑日后的育人能力要求,更何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持续多年的师范院校降分招生(我将之称为“民族的灾难”)。眼下也许是降分招生的那些教师理应成为教师队伍的“顶梁柱”而事实上又“顶”不起来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的教师队伍最为困难的时候。城市还算利用各种优势吸引到一些优秀师源,农村就问题更大了。出于社会稳定的需要,教师队伍的流动性较弱,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协调,一些天生不适合做教师的出不去,优秀的年轻教师进不来。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与教师的饭碗之间的相关性不大,从主观愿望上说,不少教师的专业培训往往是出于无奈的,其效果也可想而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校教师管理上的难度。芬兰的基础教育享誉全球,国内前往考察的教育代表团不在少数。在芬兰,各项各业中,教师的社会地位是最高的,
2、评职要求过低,职称终身制。师范院校毕业生走上教师岗位后,不出现什么重大过错,十年后,也就是自己三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可以当上高级教师。现在学校流行的一句口头禅就是“高级评上,革命到头。”毕竟能够评上特级教师、正教授级高级教师的少之又少。个体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动力缺失,不求有功只求无过的教师越来越多。在美国也评高级教师,要求在从事教育工作十六年之后,且高级资格有“有效期”,倡导教师与时俱进。

3、绩效工资不那么讲“绩效”。“文化大革命”期间,各行各业的内部管理“死水一潭”,分配上讲求公平合理,当然,那是低层次上的公平。改革开放,强调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大大地激发了人的工作积极性,激活了内部管理体制。时至今日,强调效率已造成了社会的贫富差距过大,影响
到了社会稳定。作为社会分配制度的宏观调整,适度地向“公平”倾斜,是理所当然的。还是我们的老祖宗有先见之明,“不患贫,不患寡,只患不均。”这就是我
所理解的事业单位“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不那么讲究“绩效”的“绩效工资”。可以预见的是,这一分配制度对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存在问题的。当然,这
“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分寸拿捏,也着实是一件困难的事。作为一种工资制度,涉及每个受这一制度影响的人员的收入多少,理应是十分慎重的,在“试点”的
基础上考虑成熟后再在“面”上推行。但谈论绩效工资几年过去了,至今仍只实行了一部分。而且一些城市学校落实“绩效工资”后的教师收入比以往有所减少,一
方是不断上升的物价,一方是越来越少的收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自然难以调动。

4、不计手段,质量好,社会认可。千百年来,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人是“分等”的,不同的等第掌握和利用的社会资源不一样,于是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往上一
个等第挣扎。一些家长看起来是为了孩子的前途,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尤其自己当着一官半职有头有脸的,要是孩子读书成绩不理想,没有进入重点中学,在
单位里简直就是谈孩子读书“色变”,看似爱孩子,实则爱自己,我将之称为教育的假爱。这在相当程度上助长了教师的急功近利和追名逐利。即使在城市,无论采
用什么方式,只要质量好,这样的教师,这样的校长,这样的学校,不能说能够得到社会的公认,但起码还是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这在相当程度上败坏了办学风
气,造成了恶性竞争,也给学校的教师管理增加了难度。一个教师以生为本,规范从教,质量一般,社会反响不断;另一个教师,以师为本,学生作业负担重,质量
优异,社会认可度高,你该肯定哪一个呢?

5、家教市场供求两旺。一方面,在以分取人的激烈的升学竞争中,为了弥补孩子的薄弱学科,为了孩子在中考高考中有过人之处,家长希望找到好的教育资源来为
孩子开小灶,是无可厚非的。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利用双休日或者晚上等八小时之外的时间来从事家教活动,也是无法约束的。更何况,一个晚上的家教时间,也许
就能够赚得白天的几倍工资,物质利益的诱惑大。这样一个供求两旺的市场,不是行政干预就可以取缔的。当然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晚上过多过密地开展家教活
动,一定会影响白天的工作精力。尤其是有住校生的学校,班主任工作非常辛苦,管理上常常需要夜以继日,而获得的班主任津贴与家教相比,也许是辛辛苦苦一个
月与一个晚上家教的关系。这也难怪每年暑假安排班主任工作时,各校都感到非常困难,成为校长的一块心病。
6、精神信仰的缺失。由于长期的贫穷,造成了人们对钱的过度奢望,过于重视物质利益而轻视社会效益。以科技为手段,调动一切社会资源,追求着利益的最大
化。在振聋发聩的现代化鼓噪声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失去了许多美好的东西。大众生活秩序的功利化和情绪化导致了人的精神荒芜。教育——首先是精神成长,而社
会——首先是经济增长,领导——首先是政绩增长,家长——首先是分数增长,学校——首先是升学增长,教育的本真追求与现实的取向相冲突。从某种程度上讲,
我们从个体到企业,再到国家,都还是一个暴发户。身处其中的教师,也很难不被功利蒙上眼睛,与教育的本真要义渐行渐远。

        二、学校的有为之处

        所谓的“破解”、“破译”,首先建立在“有解”的基础上,然后再来考虑是谁设了“密码”,进而造成了目前教师管理的难题。

        我从来不认为校长应该掌握学校的人事权、财权,过多的权力会导致校长游走于政客与实务之间,会导致校长工作精力不集中,甚至还会导致腐败。

        在我看来,“破解”的主体不应该是学校,而是在政府真正落实“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导向。当然,作为学校,可以在“破解”与“无解”之间做到尽力而为。

        当下最为急迫的是教师的观念提升与方法改进。从学校的操作层面看,可以尝试“情感驱动——文化引领——方法保障——政策支撑”。

       
1.教育最为本源的发展动力是情感驱动。教育的矛盾之一在于教育目的的伦理性和教育手段的功利性。教师观念的提升中最重要的是爱与责任教育。人类道德的基
点是爱心和责任。爱是个体对自身及外部世界的一种关怀。责任是个体对外在社会规定性和内在自我要求的意识与行为。康德说:“责任就是由于尊重规律而产生的
行为必要性”。培根:“责任是维护整体利益的善”。教师要立足于为百姓服务,天宽地阔,不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而是立足于学生长远的全人教育;媚权、媚
俗,为名为利,容易麻木不仁;多一点爱心善心,放低身段,善处卑下。有了这种情感驱动,教师对“为什么而教”会有一个高远的眼光。其次是能正确认识这个时
代所赋予教师的使命和机遇。人类世代交替,生生不息。每一个时代都有其面临的挑战和特别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每一代人都有其独特的使命和特别需要的气质与
品格。这种独特的气质与品格,就是所谓的时代精神。正确认识我们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一些功利的社会价值观盛行,教师作为人
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守护好精神家园,为学生建构完整的精神世界、智慧的知识世界和丰满的生活世界;正确认识教育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作用:在社会转型时
期,教育必须站出来引领社会,教师必须有建立在爱心基础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不是只培养一些“高分”学生,教育应使人成为人,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打下
基础,适应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正确理解社会分配中的一些不公平现象;正确处理好内心的坚守与放弃。我们这一代人,甚至几代人,需要高度的职业精神,要勇
于做出自我牺牲,从民族振兴、人类进步的高度尊重这份事业。一个人的力量看起来微不足道,所有的教师齐心协力,就会形成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教育爱是一切活动成功的坚实基础,没有教育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成功的教育”。我在《教育的真爱、假爱与错爱》一书中有详细论述,教育的真爱是指
“教育活动中的个体教育对教育本身所怀有的一种深厚真挚的情感”,核心内容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教育的假爱为“教育者出于功利驱动、个人喜欢、或迫于压力
而施予学生的爱”;教育的错爱为“教育者忽视甚至违背作为教育本体‘人’的发展规律,在教育过程中施予学生的关爱”。我在另一篇文章《人-孩子-学生——
我的学生观之逻辑起点》中提出:教育中,“他”首先是个人:教育所要培养的首先是“人”,是全面发展的顶天立地的人;然后是“才”,是社会发展建设所需要
的栋梁之材。教育的真谛,就是完善人性,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教育中,“他”只是个孩子:当下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指导下的教育往往会
对生长的自身价值视而不见,提出各种无视孩子当下的教育目的,“教育为未来作准备”是至今仍风靡教育界的一种观念。所谓教育,它应该是能促进生命的整体发
展,保证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并促进生命不断超越的。就个体而言,生命具有自发的不断向上发展的内驱力,生命不是被决定的,而是不断创造的过程。教育应
借助孩子本身的这种生命驱力以实现孩子的自我教育。我们追寻的理应是:无论今天和明天,都要让孩子过一种充满生命意蕴的生活;教育中,“他”是我们的学
生。教育即精神奠基,教育即心灵唤醒,教育即真爱施予。教师要敬畏学生的生命、尊重学生的情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2.在价值追求上开展文化引领。教育部校长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说过:“改变一所学校,就是要改变它的办学精神;要改变一名教师,就是要改变他的价值追求;
要改变一名学生,就是要改变他的人生目标。”我以为,作为校长,管理一所学校,最为根本的就是开展文化引领。我们身逢经济发展的盛世,也是价值观念冲突的
乱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切实感受到的“不公”、“不平”,比比皆是,每天都有满腹牢骚的理由。但教育乃举国之本,发展之基;教育是用昨天的教材培
养明天的人才,任何时候,我们不能耽误我们的孩子。我们必须坚守教育者“爱与责任”的道德底线。我们深信,眼下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阵痛”,我们坚信,当下
的“治标”是为“治本”赢得时间,我们坚信,人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教师是一名精神工作者,我们坚信,教育首先是精神成长,其次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
分。
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其中的核心,就是开展精神文化的建设。如开展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评选,设立爱心奖、责任奖、育才奖,以此促进师
生情感,激励先进教师;如开展作业量调查与作业批改抽查,以此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自我调整。如开展《分享教育中的感动》征文比赛,我认为最为感动
的,一定是精神层面的,一定是直抵内心的,一定是震撼心灵的,一定是真爱使然的,一定是最为缺失的,并提炼出能让教师感动的“情感因子”,陶铸说过:“作
为学校管理者的行动指南,以此传递一种贴近生活同时又是真善美的精神文化。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一定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一定
是一个只做物质的主人而不做物质的奴隶的人。”丰富且具高级趣味的精神生活,是衡量学生或是一个国家公民文明程度的最基本的标准。
学校还可以建立教师个人书库,出版校报校刊,留下教师的文字痕迹;国旗下讲话,留下教师的声音痕迹。教师节开展学校精神宣誓。学校传统精神的尊重与提升;
中层班子的盘活与战斗力激发,不局限于中观层面。同时注重老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完善,世界观上,每个人在历史长河中仅为流星一现,每个人无法选择
自己生活的时代。不能与自己过不去,把立足点置于为民族,为人类。人生观上,人不能做金钱的奴隶,徘徊于权力的奴隶与金钱的奴隶之间的是劣等民族。价值观
上,利用教师节等机会,发动学生、家长、校友,广泛开展尊师活动,送鲜花,开主题班会,“说说我们的老师”等学生征文活动;在教师中树典型,立标杆,开展
“我最喜欢的教师”评选活动,让教师体会到自身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注重激发老师的成就感,以当老师为荣。人的成就感主要体现在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而
教师的工作性质,着眼于学生精神成长的教育的本真意义,决定着教师必须更多地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如写论文、学生大会、国旗下讲话、著书立说等等,以精神上
的成就感来弥补物质上的不足。
在我看来,一所成熟的学校,就是教职员工心态的成熟,各项管理制度的成熟,校园人文环境的成熟,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成熟。做到人文关怀与刚性管理并济。必
须时刻清楚学校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整体走向,刚柔的拿捏,取决于办学档次与师生素质。让我们的教师既拥有民主、平等、法制等现代公民的精神元素,又富含宽
容、博爱、责任等传统文化的精神细胞。
3.以教法的改进促进学法的改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本人一直认为:三流的教师教知识,二流的教师教方法,一流的教师教思想。
“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三不知,是指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不知道;把精力投入在“事情”的“经过”上,无助于对“事情”的把握与解决。当下的课
堂教学,得出方法的过程过于简单,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对方法的训练上;教师就像天才的魔术师,“帽子里突然跑出一只兔子来”;大量的“
变式”训练,“掐头去尾烧中段”,学生往往知道“是什么”而不知“为什么”。课堂应该暴露知识的形成过程,暴露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已知条件”和“问
题情境”的分析,到得出方法的过程,要体现出一种确定性和必然性,学生才不会感到突然和害怕。波利亚说过:“贯穿在任何科学发现过程中的思维过程,主要是
合情推理。”教师看到条件之后,基于经验,会有一个“灵光一现”的过程,重要的是把“灵光一现”的过程,用语言呈现给学生,这是一道题的最大价值所在,这
就是学科思想。完整的知识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知识的发生,知识的发展,知识的应用。方法的来源与应用(对应的是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远比方法本身重要。
人的能力分为本能、技能与智能;方法是一种技能,机械的、简单重复的技能训练,会致使技能退化为本能。大量的变式训练,掌握一些纯之又纯的知识,只能培养
“操作工人”,没有素质可言;只能培养低端劳工,生产“贴牌”产品;只能等着别人来发现公式,我们只是运用公式。方法至上,反映出当下人们在社会转型时期
思想意识上的急功近利,迫不及待;45天的速成鸡,大棚蔬菜,转基因食品;只求快速增加产量,缺乏对自身生存、发展的全面考量。教育应学会等待。任何学
科,方法有限,题目无限;学生“怕新不怕难”的关键,是缺乏剥去描述性外壳、揭示方法本质的能力;任何学习,知识是基础,方法是中介,思想是本原。
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是把有内在逻辑联系结构的教材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关联起来,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新材料在学生头脑中获得新的意义为结
果。由此可见,重复“已知的”不是学习;好高骛远,追求“跳跃式”的新知,也不是学习。“关联”说明,讲课需要有连续性;学习需要循序渐进,需要扎实的基
础;“关联”的过程,需要动手做,更需要的是“悟”,是对规律的寻找、理解与归纳。季羡林先生在《禅与东方文明》中说:“若悟无生顿法,且西方只在刹那,
不悟顿教大乘,念佛往生路途,如何得达。”意思是说,任何的说教,任何的修行,任何的劝诫,任何的诱导,并非使人能悟见佛性,而最终需要的是自身的刹那间
顿悟,明了尘世间的事事非非,达到一种心灵的澄明空镜,才真正是见到了人之真性,立地成佛。

        有鉴于此,本人提出:

听与看——接受——识得——知识层面——知识——知;

做与练——模仿——习得——技能层面——技能——术;

思与觉——内化——悟得——价值层面——智慧——道。

       
教的秘诀在于度,学的真谛在于悟。知识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只有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进人的生活与行为,才能转化为素养。而进
入认知本体的途径就是“悟”;就是要对知识方法有“意义理解”,有规律性的认识。课堂上要给学生有悟的时间、悟的情景、悟的载体。在听在看在做,不一定是
学习。过于重视“习得”,教育就窄化成了“术”的演练。真正的有效学习,不在于做了多少,而在于悟到了什么,想明白了什么。识得深,习得熟,才能悟得透;
反之,悟得透彻,才能学得明白,习得规范。
        智慧在追问中提升,条件还可以作哪些改变?结论还可能有哪些变化?方法的本质是什么?哪一类问题适合于这种方法?还可以有别的方法来解决它吗?我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个方法?我的思维障碍在哪里?
季羡林先生说:“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
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学习,佛教禅学认为,人的命运有三要素:器,识,缘;其中的“识”指的是见识、认识、知识。
“识”乃是智慧,智慧从何获得,主要是“闻,修,思”三条途径,我以为,这与识得、习得、悟得是一致的。


热门观点更多…